西双版纳:强基层党建 固千里边疆

来源 :西双版纳先锋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2-15

西双版纳州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966.3公里。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深入贯彻“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关于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围绕边防固、边境安、边民富、边关美、边疆兴的任务目标,在全省率先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域实施堡垒先锋、兴边富民、美丽家园、和谐善治、守土固边五个示范行动,以点带线、连线成面促进各项工作见行见效,精心绘就了“千里边疆党旗红”的壮美画卷。


强边固防工作队员开展巡逻


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

建强组织体系 筑起红色堡垒

走进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村民家家户户挂国旗,红旗飘飘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每个村组党员活动场所都设在村口最显眼的地方,“强基层党建、固千里边疆”的标语亮眼,村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一目了然,党旗、入党誓词、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等张贴标准规范。

打洛村党总支书记岩扁燕介绍,2018年打洛村党总支被认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州、县组织部门的指导下,打洛村立即整改,13个村民小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达标。2021年,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打洛村把12名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培养成党员、选拔成村干部,村“两委”平均年龄36岁,干部队伍焕发出新的活力。2022年,打洛村党总支被评为“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

在开展堡垒先锋示范行动中,西双版纳州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统筹力、凝聚力、服务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能打硬仗、群众信赖的坚强堡垒。

筑牢思想根基。建好用好乡镇党校、国门党校,常态开展“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充分利用村组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革命遗址、村史馆等平台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国家、国门、国土、国民、国防意识教育。在边境一线,党员干部到群众中间宣讲,与群众一起升国旗、查看界碑成为基层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的必选动作。

建强组织体系。落实“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机制,实施基层党组织“扩先、提中、治软”和“查强补”专项行动,在259个抵边村(居)民小组全覆盖建立独立党支部,选派974名基层党建组织员,建成200余个省、州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健全乡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乡村党组织体系。

打造先锋队伍。通过换届,全州村(社区)正职实现100%“一肩挑”,创新制定定向招聘培养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打通公职人员“下得去”、村干部“上得来”的双向流动渠道,推进村组干部专业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归雁”返乡,变“头雁”领航,写下乡村振兴的新答卷,托举起乡村生生不息的未来。

推行“党组织+”模式 联农带农增收

每逢周日,景洪市勐龙镇曼栋村委会曼费村总是热闹非凡。村口100多米的村道设置了200多个摊位,村民们摆上手工民族服饰、土特产品、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选购。村民岩香说:“我家在这里摆摊卖臭米线,半天就能赚1500元左右。”

作为边境村,曼费村依托勐龙(240)通道区位优势,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傣栋边民互市专业合作社,推行“企业+党支部+党员+农户”发展模式,利用优惠政策,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边贸互市申报,为每个村民增加了一份收入。与此同时,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整合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产业,目前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中,西双版纳州出台兜底、增收、减支、强基20条措施,推行“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内线帮边境、强村帮弱村、机关帮农村、万企帮万村“四个帮带”机制,不断增强联农带农育农实效。聚焦旅游、橡胶、普洱茶、生物医药(傣医药)、口岸经济、热带水果(坚果)、数字经济“七大产业”,推行“党组织+”模式,在全州成立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46家,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834个、农业示范基地36个,构建起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格局。

近两年,该州还整合“万吨水泥进农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为抵边村发展集体经济投入资金1.9亿元。依托党支部大抓“口岸经济”,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贸易企业”运营模式,组织边民有序参与互市贸易及服务活动。2021年以来,实现边民互市总额150.2亿元,带动就业2.3万余人。

目前,全州边境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5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40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省最小,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居全省第1位。

干群齐动手 点亮新家园

西双版纳州森林覆盖率达74.05%,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中点缀着一个个清新秀美的傣族村寨。在勐远仙境景区旁,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傣族寨子城子村,清澈的勐远河穿寨而过,银色雕花的寨门、宽阔的水泥路,一栋栋藏青色尖顶的新式傣家建筑整齐排列。谁也想不到,几年前城子村还是一副脏乱差的景象,家家户户有胶房,私搭乱建导致村内道路狭窄,污水流入河里臭气熏天。

2017年起,城子村实施了河长制,创新开出截污、清障、管护、扮靓4道治河“妙方”,组建起护河队定期巡逻,全面铺开“党员示范河”创建。2021年起,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村子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在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积极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该村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回到家乡,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村组干部带头拆除自家的彩钢瓦、围墙,群众自发跟进,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改变。美丽乡村蝶变带火了乡村旅游,村里每年举办摸鱼节,村内建起了27家客栈、6家饭店,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通过开展美丽家园示范行动,打造美丽中国的边疆样板。将林长、河(湖)长、路长“三长”责任制落实到村,形成州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责任链条。小庭院、小花园、小菜园“三园”建设,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杆线序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七化工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美丽乡村大比武”“洁美人家”等评比如火如荼开展,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整治提升。

在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中,西双版纳州建立州县镇村“四级联创”机制,构建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联动体系,广泛发动各级干部到基层分组、包户、切块对群众进行思想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和群众同劳动,拆除了过去私搭乱建的围墙,将胶房建到了村外,改变了过去“村村寨寨有胶房,家家户户有围墙”的模样。

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来,全州共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200多万平方米、围墙540多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小花园2185个、小菜园3026个、小果园1384个、村内微景观238个,建设美丽庭院2098个,投工投劳150多万人次,发展产业项目516个。目前,全州已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6个,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考核居全省第2位,舒适宜居成为边境村寨的普遍形态。

打造善治体系 绘就共治同心圆

“各家各户要支持子女上大学。”“红白喜事、传统节日宴请亲朋好友不超过晚上12点。”“积极参加劳动,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曼拉村小组,涵盖公德民俗、生态保护、文明建设、婚姻家庭等内容的“曼拉十条”村规民约立在村口,也记在村民心里。

过去,曼拉村有两个寨心,形成了小寨和大寨,喝酒闹事成风、环境脏乱差,村子风气差、矛盾多。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决定将两个寨心合并为一个寨心,并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形成了婚礼新办、丧事俭办、文明礼貌的新风。

曼拉村还推行“党员+N”模式,28名党员每人分别挂包3至4户群众,负责政策宣传、思想动员、检查卫生、化解矛盾。治理和谐推动事业兴旺,村集体带领群众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曼拉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西双版纳州通过开展和谐善治示范行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立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

在边境村民小组构建“全科网格”221个,以5至10户为一个网格单元,将每个村寨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党员网格长,配备妇女、民兵、社区民警、青年、德高望重的长者等协助管理网格,组成“党员+N”网格治理队伍。同时,成立54支“第一书记+党员户+片区民警+民兵+群团”的治理队伍,构建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边境治理体系。

该州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共同欢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互邀参与少数民族节庆活动。深化“四国九方”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跨境友好乡镇、友好村寨创建,全面推进“国门党校”“国门学校”“国门技校”建设,加大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等推进力度,共同绘就周边睦邻友好的和美画卷。

2022年,西双版纳被列为全国第二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今年,西双版纳州再度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联合守土固边 筑牢钢铁长城

在景洪市景哈乡绵延的群山间,戈牛村联防所的6名联防员在密林里巡逻。“我们联防所有6个人,其中1名公职人员、4名专职联防员,还有一名是戈牛村派出来轮值的村民,我们在联防所还建立了党支部,大家一起开展‘三会一课’、一起守边。”来自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刀志辉说,大家坚持常态化外出巡逻,发现偷渡人员、劝阻不法行为,悉心守护着边境线的安宁。

党政军警民联合守边已成为西双版纳州沿边村寨的常态。在离联防所不远处,哈尼族聚居的戈牛村博洛寨村民小组,党员和民兵、边民组建起执勤巡逻队伍,常态化开展边境管控、国家安全、跨境违法犯罪知识宣传。博洛寨村党支部书记察干回忆,在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时候,全村55户村民每家派出一人与民兵、边防警察等日夜值守责任范围内的2公里边境线,同时以“十户联防”将村小组划为6个网格,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党员户担任网格员,动态掌握排查各类情况,共同构筑起强边固防的有力屏障。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通过开展守土固边示范行动,围绕筑牢边境安全屏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工作责任制,推动边境线“五级段长制”与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州级领导包保乡镇(农场)、县级领导包保村(社区)、乡镇(农场)领导包保村(居)民小组、村(社区)“两委”成员划片包户制度,压实责任链条。

深化党政军警民共建,整合边防部队、公安、移民管理等部门和地方基层组织力量,在12个边境乡镇设立边防办和边防事务中心,推进抵边警务室、抵边联防所与抵边村党组织共建“强边固防共同体”。按照公职、专职、轮值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护边员、界务员、护林员、民兵、边民等群防队伍,建立“党员中心户+五户联防”整体联动联战机制,推行“千人红袖标”“片长段长点长”经验做法,以党建力量凝聚固防合力,“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全民防线全面构建。

通过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得到了极大夯实,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稳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下一步,基层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统筹力、凝聚力、服务力“五力提升工程”,继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在全国全省创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边疆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