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庭守护者到扶贫第一书记

作者 :施宝露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1-11

从警8年,法警杨洪祥始终奋战在一线,押解看管刑事被告人3500余人次,机关安保安检9000余人次,参与强制执行和各类应急处突100余次,先后被评为全州法院警务能手、优秀司法警察、优秀公务员、全省刑事审判先进个人。2018年,杨洪祥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司法警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敢想敢做的业务标兵

2011年,杨洪祥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州中级人民法院,成为一名法警。法警的职责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始终,承担着押解、看管、值庭、机关安保、强制执行、应急处突等任务。刚参加工作时,杨洪祥在庭审现场看到被告人和家属见面痛哭的场景会不禁动容。后来,在同事帮助下和家人支持下,他逐渐调整好心态,适应了法警的工作。

“从小父亲就教导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认认真真从小事做起。”杨洪祥秉承父亲的教诲,在工作中发挥钉钉子精神,尽心做好每一件事、尽力完成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全州两级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突出,案多警少问题也同样存在。由于警力不足,一个法警时常要坚持整个庭审的值庭。好几次重感冒发烧,杨洪祥仍然坚守在值庭岗位上。在押解途中,时常会遇到犯人不遵守押解规定的情况,每当遇到突发状况,他都能凭过硬的业务素质有效进行处置。遇到犯人情绪激动时,他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用理、用情疏导,总能取得良好效果。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法警在日常值庭押解安保执行工作之外,还坚持开展司法礼仪、擒拿格斗、体能、手枪打靶、装备使用、应急处置等训练,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法警必须进行的训练科目。进入法警队后,杨洪祥主动向队里的老同志和教官请教学习,刻苦开展各项训练。除队里日常安排的训练外,每天早上还坚持晨跑,锻炼体能,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参加全省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大比武”。

扶贫“第一书记”

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每个周末晚饭后,杨洪祥就和家人道别,踏着暮色驾车前往勐海县勐混镇曼冈村。2018年8月,根据州委扶贫工作安排,州法院选派2名干警到曼冈村组建扶贫工作队,杨洪祥任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到农村工作,入职的第二年,杨洪祥便被派往勐海县曼贺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

基层工作充满艰辛和挑战。曼冈村下辖的8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有4个村民小组进村道路未硬化,条件艰苦、扶贫任务艰巨。“刚到村子的时候生活条件简陋,做饭做不了,语言也不通。”曼冈村是哈尼族世居村寨,扶贫工作队面临着语言不通、风俗差异大的困难。杨洪祥带着2名年轻工作队员主动融入当地,在村干部协助下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配合村“两委”做好基层党建达标创建各项工作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在农村扶贫工作期间,杨洪祥不仅安排协调好扶贫工作,还负责工作队员的生活、工作安全,是工作队名副其实的采购员、厨师、卫生员。

今年上半年,曼冈村遭受旱灾和非洲猪瘟,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杨洪祥带领扶贫工作队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防御、扑杀染病猪,积极组织抗旱救灾,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挂钩单位反映受灾情况,争取各项补助,帮助挂钩扶贫点重新恢复生产生活。

“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

生活中,杨洪祥总是尽量抽出时间照顾好家庭。“父母已老,自己离家在外,有时间一定常回去陪陪他们。”尽管他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做好平衡,但谈到家庭,他总是说给予家庭的照顾不够,因为他经常需要加班、出差或者训练。

一次,远在贵州农村老家的母亲突发疾病,必须马上做手术,身为长子的杨洪祥请假回家照顾,但因有紧急任务,回家仅3天的他又改签机票返回单位。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妻子对他的选择也能够理解和包容:“在工作与生活中,他会找到平衡点,能分清孰轻孰重,他说‘有了大家,才会有我们的小家’。”

“人活一世,属于自己的不求亦得;不属于自己的,求亦不得。”参加工作8年来,杨洪祥始终秉承着平和心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警察司法为民的誓言。法庭内无言的坚守、法庭外服从安排、积极干事,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杨洪祥不愧是西双版纳州两级人民法院法警队伍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