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傣乡的公安“文化小寨”

作者 :魏黎、孔建军、何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4-11

亮丽傣乡的公安“文化小寨”
——记景洪市公安局公安文化建设
 

 
  在美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勤劳、善良、纯朴的傣族、哈尼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他们生活安定富裕,警民关系融洽。守卫这片乐土的景洪市公安局是一支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高素质队伍,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曾几何时,因为边疆公安工作形势的愈渐复杂,加上队伍管理机制相对滞缓,一些民警身心压力无处疏解,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队伍违法、违纪案(事)件不时发生,群众满意率曾一度下降。
  痛定思痛,景洪市公安局在大刀阔斧开展队伍管理的工作中,千方百计地推出各类从优待警、关爱民警措施,全心全意为民警缓解身心压力,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扭转了队伍建设的被动局面,使群众满意率回升到80%以上。这其中,景洪公安文化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逐渐繁荣,在育警、建警、强警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综合考虑边疆地区实际特点,将先进的、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因素相融合,使广大民警切实感受到警营文化“家”的魅力。在西双版纳,“家”这个词,放大了讲就叫‘寨子’,再大点,就叫民族,叫团结,叫集体,叫凝聚力,这就形成了景洪公安“文化小寨”的独有特色。用一些少数民族民警的话来说就是:“回到局里就像回到自家寨子,可以唱歌、跳舞、画画……在寨子里干工作,有劲儿!有快乐!”

  不断探索积极突破  从一家独唱到全警文化

  起初一段时期,景洪公安文化建设呈现“一家独唱”的工作模式。早在2006年11月,公安局就组建了警察协会,但因为条件有限,只有1名民警在协会工作,开展的只是一些规定动作,缺乏健全的机制,全警参与度不高,实际效果量少质差。为突破瓶颈,2012年起,景洪市公安局党委决定从根本上改变“重业务、轻文化”的理念,调动全警参与公安文化建设。局党委按照省公安厅、州公安局关于加强文化建警相关要求和指导意见,亲自率队赴普洱等地参观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决定在继续做好警察协会工作的同时,想尽办法从基层公安机关十分有限的经费中节省开支、给予支持,于2012年成立“景洪市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自此,景洪公安文化建设有了健全的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并逐步建成警营文化室、图书阅览室、荣誉室、文化长廊、电子媒体室、公安文化网站等配套设施,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人增加至3人,活动形式逐渐丰富,选树培养了一批文体人才、创造了一批精典作品,使景洪公安文化建设实现了阵地化、规模化、系统化、全警化,甚至一些乡镇派出所也建成自己的警营文化活动点,广大民警、协警、职工及家属在这儿学习、娱乐、交流、互动,逐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民警参与其中,贡献聪明才智、一展兴趣特长,打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了队伍凝聚力和民警归属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文化小寨里活力迸发

  作为县市公安机关,因为各类条件限制,景洪市公安局在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结合实际,确定了“短小精干、喜闻乐见、易于操作、参与面广”的工作思路,让警营文化生活既节约成本,又百花齐放。一是成立全州县市公安机关第一家“读书社”,邀请州内外知名作家、思想家做客警营,一些热爱读书、致力写作、有个人想法的民警有了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机会,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感悟、刺激了创作灵感,全局文学写作、新闻宣传能力和水平也得到质的提升。仅2011年至2013年,在各大媒体刊发各类文学创作、新闻作品4000余份,连续三年获全州县市公安机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榜首。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谢家乔、全国爱民模范余东胜等先进事迹记实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二是积极建设警营文化长廊,充分利用办公楼走廊空间、宣传栏等方式,通过展示、悬挂民警自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的方式,讴歌党的领导,展示公安工作,赞美人民警察形象,宣传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全局已有100余件作品布置在各办公场所和走廊上,全面提升了办公区文化氛围,呈现出全新精神面貌。三是创建“景洪公安文化建设网”,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置要闻播报、警营文苑、警史档案、爱警动态、新闻宣传、生活调味剂6个版块16个子栏目,民警可以从网上获悉最新的实事要闻及公安文化建设工作动态;分享文学、绘画、摄影作品;了解市局发展历史,学习典型模范事迹,掌握从优待警、民警执法权益的各项措施及相关规定;还可以看看各种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趣味故事,听听版纳的民族歌曲,享受着网上学习、交流的乐趣。四是不断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打造精品文化。先后组成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徒步与登山、自行车、健身和书法、摄影、美术、读书等兴趣小组。各小组均由局领导负责组织,民警参与度达1万余人次。尤其是连续六届举办“三人篮球”赛,成功承办第十届全州公安机关“前卫杯”运动会并获集体二等奖,与西双版纳报合创大型诗朗诵节目《生命的礼赞——记念缉毒英雄柯占军》,在州市各类活动比赛中获奖,被改编后获省公安厅《让警徽闪耀——身边的榜样》讲演比赛中获一等奖。勐养派出所所长何健俊杰自己作曲、作词编辑出版的两集《我的风格》音乐带受到好评。其他各类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在近年省厅和本地举办的活动中,均有获奖。真正起到既娱乐、又学习、氛围浓、精品多的目的。五是落实惠警励警措施,营造拴心留人氛围。在景洪市公安局,“文化小寨”还肩负着关爱民警、凝聚警心的责任,成为市公安局从优待警政策的又一具体表现。根据不同年龄段民警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帮助缓解民警身心压力,同时也为局党委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动态提供了助力。通过将中国武术精粹“太极拳”引入警营,聘请武术大师到市局授课,帮助广大民警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情绪。通过加强与全市健身房、游泳馆、市体育馆的联系和协调,为民警提供更为专业的休闲、锻炼和娱乐场所。总之,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生活让广大民警切实感受到景洪市公安局对公安文化建设的关心、对民警工作与生活的关心,民警之间交流互动的渠道更广、更实在,各类文化思想在警队中交织、碰撞,警营活力进一步迸发。

  特色文化“唱民歌”  唱响警民和谐曲

  虽然,景洪公安文化建设在客观程度上无法与大城市公安机关相媲美,但仍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祖国边城,景洪市公安局有一半以上的民警是少数民族,如果能将民族特色与公安工作相结合,就能扬长避短、打造亮点。景洪公安文联就要建设成为这样的地方:既有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又有贴近民族、亲近民警的东西,事实证明这样的工作模式让景洪公安尝到了甜头,最为突出的就是景洪市公安局推出鼓励民警“唱少数民族”歌曲的举措。
  以前,景洪市公安局不少基层民警尤其是新民警群众工作方法不多,效果不好,他们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难以融入群众,走访时往往听不到真话,得不到支持。为解决这一弊端,景洪市公安局党委及时提出将鼓励民警 “唱少数民族歌曲”作为文化建警重要内容,一举打开景洪公安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的新篇章。在警察协会、公安文联的牵头下,来自傣族、基诺族等民族的民警摇身一变成为“导师”,既教唱歌,又教讲话,还教跳舞、做民族美食,一时间,《月光下的凤尾竹》《西双版纳》《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等一首首悠美动听的少数民族歌曲在公安队伍里广为传唱,傣语、哈尼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也成为民警们业条交流、增进感情的谈话方式。民警唱着民族歌曲、讲着民族话、跳着民族舞蹈走进群众家里,访贫问苦、化解矛盾纠纷、同娱同乐,还为群众炒上一道家乡菜,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景洪公安民警的亲民、爱民之心。“没了官架子,就像自己人”,这是傣族人民岩罕伦对景洪公安民警的真诚评价。
  富有边疆特色的公安文化小寨,这就是景洪市公安局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的真实缩影。它用最直接、最基层的工作模式,为景洪公安民警提供了展示自我、勇于创造的平台,起到内聚警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外促和谐的积极作用。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景洪公安“文化小寨”将继续驻守在祖国边疆、柔情傣乡里,茁壮成长,绽放光彩,点亮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