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治理的“宜都实践”

作者 :法制日报 来源 :法制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1-27

  湖北省宜都市地图左下角,是该市最偏远的山区镇王家畈乡。 
  “2013年全市柑橘评比中,王家畈乡白玉垴村竟然获得品质第一名,过去想都不敢想。”边在地图上指出白玉垴村位置,宜都市委书记庄光明边对《法制日报》记者表达他的惊喜之情。 
  白玉垴村地处深山,是宜都55个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村之一。白玉垴村柑橘品质获得全市第一,得益于信息化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2年,宜都在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展开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形成了以“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网格化,电子村务、电子学务、电子商务、电子服务”为核心的“三化四务”治理经验,并在白玉垴村等54个村推广。 
  宜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兴於说,在探索实践以“一本三化”(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成熟经验后,该市逐步将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向农村地区深化、推广,宜都的“三化四务”治理经验是具体表现形式。 
  在渔洋溪村调研后,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充分肯定宜都市把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向农村拓展延伸的做法,希望能进一步探索完善,为全省条件相似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1000份调查表问需于民 

  沉在农村27年,渔洋溪村党总支书记徐本寿感到农村最大的变化是:过去下个秧(种水稻)是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现在再也没有“白干活的”,都是给钱才做。 
  宜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任阳认为,老徐的感受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多年及合村并组后农村社会发生的微妙变化。 
  “随着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中国农村已与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上世纪40年代‘熟人社会’有所不同,农民虽还相熟,但多了一层‘陌生感’。”任阳说,农民需求有了大变化,但治理方式还是老办法。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就要摸清新形势下的农民需求,这成了摆在宜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首个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摸清农村实际、了解农民需求,宜都市组织力量持续数日入户调查走访,最终获得1000份有效调查表。 
  调查表清晰反映出宜都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的三大挑战:地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山林权)、房权(房屋土地使用权)“三权”引发的纠纷多发,政府公共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差距不小,事务庞杂基层组织力不从心。 
  针对这些挑战,宜都市委、市政府确立起“以组织网格化为基础、以自治规范化为动力、以服务综合化为核心,推行电子村务、集成电子学务、拓展电子商务、优化电子服务”的新型农村社会治理方式。 

  网格员志愿者解治理之困 

  “三权”纠纷,渔洋溪村也多有发生。3组村民汪光元因山林地与邻居差点闹出人命。两家林地相邻,同在一座山。招商引资,山被征用,双方为边界不清的3亩地争执不下:对方开铲车挖山,老汪站车前阻止,对方扬言要“铲死”他。 
  得知消息,渔洋溪村3组网格员艾道华与网格志愿者汪本全共同做工作,最终老汪“高姿态”让出了争议地。 
  徐本寿告诉记者,过去分山林,村民觉得没啥经济价值,不大愿意要;如今,村里招商引资项目增多,类似因林权地界不清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但村里干部少,很难管好这类事。 
  2001年合村并组改革后,宜都331个村2382个村民小组整合为现在的123个村828个村民小组,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由过去近2000人减少到现在的569人,减幅为71.5%。 
  村、组变大了,村干部减少了,农民负担减轻,但随之而来的是村民办事不方便、服务管理难跟进。 
  针对农村基层自治力量不足的现状,宜都市委、市政府将组织网格化作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基础,将全市农村按小组划分网格,每村推选一名后备干部或“大学生村官”担任网格信息管理员,各村民小组推选一名网格员,统一购买服务、统一误工补贴、统一考核管理、统一工作职责。 
  原有5名村干部基础上,渔洋溪村以“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村常驻村民”为基本条件,新推选产生了6名网格管理员,纳入村后备干部管理。 
  徐丹是渔洋溪村的网格信息管理员,同时兼任1组网格员。“我们网格员要综合履行八项职责:采集基础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协防、法制教育宣传、代办公共服务、帮助困难群体等。”她说。 
  渔洋溪村还发动群众登记了47名村级志愿者,引导村民组建起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及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合作组织等。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我们基本形成了‘党组织统领、村民会议决策、村委会实施、社会组织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治理新格局,破解了农村社会治理之困。”宜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化力认为。 

  通过网络信息化直达到村 

  思路理清,力量配足,宜都市委、市政府将为村民提供优质综合公共服务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 
  “让农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政府有意愿、群众有期待,但核心问题是怎么实现两者对接。我们提出,用信息化拉近农村与现代社会的距离。”庄光明说。 
  为实现信息化进村入户,宜都投资1500万元启动“信息下乡、光纤通村”工程,全市10个乡镇、123个村新建光纤“高速路”1260公里;宜都市创新办、市电子政务办组织开发了“宜都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与部门业务处理系统对接,将电子政务、矛盾纠纷联动化解、网格管理及平安法治建设等纳入平台进行整合规范,网格员将采集的“三权”、人口等基础信息录入上报,实现了农村社情全摸清、信息全掌握、服务综合化。 
  信息高速路畅通无阻,带来了农村新变化:宜都市与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发了网上农资超市,在渔洋溪村组建全国首家村级信息化综合服务站,实现生产企业直达农户的农资直销模式;运用宜都市供销社开发的网上缴费服务平台,全市八成以上农民领取新农保、缴纳电话水电费、刷卡提现不出村;宜都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将49家市直部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4类公共服务项目,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直达到村…… 
  在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看来,宜都的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突出了人本化理念、统筹式服务、信息化支撑,其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从我们目前实践效果来看,综合服务为导向、信息化为手段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总体上是可行的。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借助企业和市场化力量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庄光明表示。